【行业动态】国内首条!110千伏聚丙烯绝缘电缆通过预鉴定试验
近日,由国网辽宁电力牵头研发的额定电压110千伏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成功通过最高导体试验温度110℃的预鉴定试验,成为国内首条参照预鉴定试验程序开展长期试验的110千伏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国产高性能环保型电缆材料应用方面取得重大技术进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110千伏聚丙烯电缆预鉴定试验报告
本次预鉴定试验期间,对试样电缆回路持续施加109千伏电压,将电缆导体加热至110℃~115℃之间并保持至少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少16小时,这样完整有效的加热冷却循环过程历经182次,试验全程未发生击穿情况,满足相关标准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电缆具备长期可靠运行性能,为聚丙烯电缆挂网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技术人员记录电缆制造过程
为解决核心电工装备“卡脖子”难题,实现高压新型挤包绝缘电缆全链条国产化替代与绿色低碳转型,研发高性能环保型聚丙烯材料及电缆成为关键。自2022年起,由国网辽宁电力牵头,组成“产学研用”创新团队,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历经三年攻坚,完成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开发,并突破高稳定性能材料批量制备瓶颈。

创新团队开发的聚丙烯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
同时,项目聚焦材料熔融温度、流变特性、散热性能等关键参数,自主设计适用于高压聚丙烯电缆制造的生产线,有力保证高压聚丙烯电缆挤出质量稳定可靠。

创新团队研制的110千伏1600平方毫米聚丙烯电缆
“这不仅是一根电缆,更是电力行业绿色转型的‘动脉血管’。”项目执行人周榆晓介绍,聚丙烯电缆相比于传统交联聚乙烯电缆,耐温水平提高20℃,同截面电缆载流量提高约10%,生产周期缩短约30%,单位产品碳排放核算减少35%。下一步,团队将围绕敷设、运维、标准等方面开展全链条研究,推动高压聚丙烯电缆在东北乃至全国的规模化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辽电科技力量”。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国网辽宁电力
供稿 | 周榆晓
编辑 | 常 佳
审核 | 何晓芳
【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您对本文修改部分存在异议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