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7亿电缆框架协议,中国供应商为什么集体缺席?
近日,英国国家电网(National Grid)宣布了一项总值约 590亿英镑(约合 764亿美元)的高压直流(HVDC)供应链框架协议,旨在支持英国关键能源项目的推进。这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英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电网升级计划。
然而,在这份巨额合同的供应商名单中,中国企业却全军覆没。英国这次“装修”,为何独宠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厂商?

入围供应商及合同详情
英国国家电网将HVDC供应链框架分为两部分:
- HVDC电缆供应商:总计约 213亿英镑
- 入围企业:
- Hellenic & Jan De Nul Consortium:希腊电缆公司与比利时海事工程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 LS Cable & System:韩国领先的电缆制造商
- NKT Cables:丹麦的电缆制造商
- 普睿司曼集团(Prysmian Group):意大利的全球电缆和系统供应商
- 住友电工(Sumitomo Electric):日本的电线电缆巨头
- Taihan Cable & Solution:韩国的电缆制造商
- 入围企业:
- HVDC换流站系统供应商:总计约 246亿英镑
- 入围企业:
- GE Vernova:通用电气旗下的能源业务部门
- 日立能源(Hitachi Energy):日本日立集团的能源部门
- 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日本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商
- 西门子能源(Siemens Energy):德国的能源技术公司
- 入围企业:
这些框架协议为期五年,并可选择再延长三年,涵盖了已确认和预期的项目。让人哭笑不得是,这份榜单上不乏一些HVDC交付业绩为零的企业,却偏偏把东大的真正性价比之王拒之门外。

中国供应商缺席的可能原因
- 地缘政治与安全考量
HVDC电网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欧美国家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加谨慎,倾向于选择政治关系密切且信任度高的国家的企业。这使得中国企业在进入这些市场时面临更多障碍。也是本次案例的最主要原因,没有之一。 - 本土化战略与供应链安全 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推行本土化战略,优先选择本地或与之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国家的供应商,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这使得中国供应商在竞标中处于不利地位。
- 技术标准与认证壁垒 尽管中国在HVDC技术领域有显著的技术积累,但要进入欧洲市场,仍需满足严格的合规要求,包括技术认证和安全标准等。这些认证体系主要由欧美机构主导,门槛较高,增加了中国企业进入的难度。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加强本土化合作
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市场接受度,融入本地供应链体系,减少进入壁垒。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提早参与欧洲等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快获得必要的资质认证,缩小与当地企业的差距。 - 拓展新兴市场
优先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发挥自身竞争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英国590亿英镑HVDC项目的供应商选择,反映出当前国际能源基础设施市场的竞争格局。未来,中国企业要想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需在合规、本土化和技术标准对接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当然更大程度上,也需要地主家的醒悟,不要因为一味的追求政治正确而伤害真正的商业和技术价值。
最后,这种宏观贸易壁垒考验的也是中资企业的战略定力。随着欧美经济的持续下行,供应链产能饱和,成本上涨,技术挑战以及电网升级延迟等诸多问题都会逐步浮出水面。等到地主家揭不开锅的时候,或许就是市场觉醒的时代,以性价比为王才能笑到最后。

官网新闻链接:https://www.nationalgrid.com/media-centre/press-releases/national-grid-awards-hvdc-supply-chain-framework-contracts,本文来源:deepLY地普力国际绿能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